日前,县汉乐协会专门邀请梅县区的汉乐爱好者来蕉开展汉剧、汉乐交流演出活动,共同演绎传统汉乐节目,进一步传承发扬非遗文化。当天上午,东山村的文化活动室里传出阵阵典雅而流畅、大气而不俗的乐声。县汉乐协会与梅县乐友会的汉剧汉乐爱好者们齐聚这里,演绎传统汉剧汉乐节目。汉剧
分享
为了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的传承发展工作,调动传习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他们的艺术水平,12月24日,临漳县文广旅局在称勾镇郭小屯村举办了“河南坠子”传习人员的才艺比拼活动,参与人员共计50余人。这次活动是非遗传承发展系列培训活动中的一项,是在11月份培训的基
12月31日,为进一步实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校妇联、工会举办“‘香’约新时代,弘扬传统美——‘徐州香包’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特邀徐州知名“曹氏香包”第三代传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代表性传承人井秋红女士,现场讲述香包的“
近日,嵊泗“温针灸”被列为第六批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代表性项目,项目的传承人、县中医院主任医师裴旭海被列为舟山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嵊泗“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经过孙葆康到孙明治再到裴旭海三代人的传承、
为促进苏绣传统非遗文化艺术进校园,更好地传承保护苏绣,同时以展示镇湖苏绣为主题的“锦绣中华苏绣艺术展”在南京大学展出,活动从2020年12月28日开始延续到2021年1月15日。本次展览包括苏绣文脉梳理板块、当代发展板块和创新探索板块三个板块,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苏绣的独特魅力
书峰乡是全省闻名的“青黛之乡”,青黛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将青黛种植用于染料,民国时发现其药用价值后更是大规模种植,其传承千年的泡制技法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书峰学校抓住契机,秉承“因地制宜、宜农则农”的原则,精心谋划劳动特色教育新思路,科学定位发展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12月28日,随着48部非遗纪录片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非遗展映专区(ich.nlc.cn)正式上线,第三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拉开帷幕。本次系列活动主要以线上平台展映的形式让大众认识非遗、了解
德格县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腹地,在县城东侧山坡上,绛红色的德格印经院安卧在群山环抱之中。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65岁的彭措泽仁像往日一样,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校正印版。彭措泽仁身旁的德格印盒,一个与藏族转经筒颇为相似
12月26日上午,由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业务指导,张家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蔚县文化馆、国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承办的“冬奥情小康梦——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省非遗保护中心)精彩开幕,为石家庄市民带了一
12月27日,湖南广播电视台大型青少年研学美育综艺节目《跟着课本去旅行》栏目组来到乐清市非遗馆,进行一天的研学活动。该活动由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乐清市图书馆、浙江超童文化主办,乐清市郑松林米塑研究所和乐清周是一剪纸研究所、乐清和谐志工协会承办。当天上午,《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