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六安市非遗保护工作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传承精神,致力于拉近非遗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不断探索非遗传承发展的好方法、新途径,积极推进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开展摸底统计。做好非遗基础数据更新统
分享
2020年5月,金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金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所属事业单位机构调整中成立,成为常州首家独立建制区级非遗保护中心。常州地区启动非遗保护活动至今,金坛辖区拥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全市13项),包含全市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2020年6月13日,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点活动之一的“丹青记忆守望家园——第七届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在线上推出云展览。本届展览承续往届传统,立意鲜明,主题突出。重点聚焦中国的四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并集中反映了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桂林的文化遗产资源
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6月9日从省文旅厅获悉,我省发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明确了省级非遗传承人申报与认定、权利和义务等。据悉,自2003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我省目前已认定5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71人,为全省非遗
今年的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单位共同发起支持下,阿里巴巴、京东等8大电商平台联合举办首届“非遗购物节”,部分电商平台还为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辟专场,展示制作过程,销售相关产品。按照国家文旅部、省文旅厅的统一部署,我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首度开展的“云游非遗·影像展”在多家知名网络平台上线,1000余部非遗传承纪录影像、非遗题材纪录片进行公益性展播。参与展播纪录片以展示非遗传承人为主要内容,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影像。《吴修富的肉连响》讲述
为庆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精神,普及非遗知识,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5日上午,鄢陵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在鄢陵县文化广场开幕。此次活动由鄢陵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鄢陵县人民
6月6日,市文广旅局联合多部门举办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连云港非遗购物节”活动,主题是“非遗传承健康生活”,全市28项传统工艺美术、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非遗餐饮共36种产品参加活动,其中“花果山”云雾茶、流苏糯米花茶、“汪恕有”滴醋等产品受到市民游客追捧,活动现场还组
6月7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湖南非遗购物节网红直播带货大赛总决赛在长沙河西王府井商业广场举行。决赛现场,创新性地采用了“直播+展位+摊位”模式展示湖南的非遗项目。王府井商业广场内开设了16个摊位集中展示、销售湘绣、棕编、剪纸、滩头木版年画、湘西蜡染等湖南非遗
天津市合作交流办一是“非遗+扶贫”,把产业对接作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突破口,建立“非遗+扶贫”长效机制。协调有实力企业与昌都非遗传承人对接,在卡若区加康村建设手工艺扶贫车间---津昌唐卡手工艺坊,在天津建立昌都唐卡工作站,对接企业与昌都非遗文化传承人签约合作。二是“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