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花是“荣华”的谐音,物如其名,最初的绒花,以表示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绒花起源于中国扬州市,最早可追溯唐朝。北京绒鸟(绒花)是我国具有重要民俗学、美学、史学价值的手工技艺,与节庆文化、婚俗文化、科举文化息息相关,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绒鸟绒花制作始于清初,至今已
分享
“大家快过来看,这把油纸伞好漂亮啊!”在常德桃花源2020中国旅游日湖南活动现场益阳展区,游客们一边爱不释手地把玩着一把把精美的油纸伞,一边聆听着“非遗”文化传承人曹正新介绍益阳明油纸伞的制作技艺。5月19日,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购物节上,益阳明油纸伞、益阳纸影等“非遗”
近日,区文化馆于逐步开放艺术长廊、展厅等场所,在11楼的文化长廊上展示了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让市民感受“非遗”魅力。区文化馆非遗文化长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保护为主题,展示了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包括“新繁棕编”、“四川金钱板”、“川剧变脸”、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非遗+电商、非遗工坊等工作开展,保障非遗有序保护传承,体现非遗技艺的文化价值和商品价值,同时取得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非遗+电商融合发展。编写并发布非遗商品进驻电商平台指南,指导全市33家非遗企业入驻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
新华社拉萨5月19日电题:西洛的致富故事新华社记者格桑边觉、曹鹏远在西藏拉萨市达孜区的一处宁静的藏式庭院里,面具工匠西洛的学徒们手里拿着小刀、画笔等工具,正聚精会神地制作传统藏戏面具。46岁的西洛是达孜区雪乡扎西岗村的村民,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拉萨布制面具
“四大石窟”负责人共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中,有万千气象、有民族自信光明日报记者宋喜群李建斌杨珏王胜昔张春雷王斯敏编者按: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是人类文化艺术瑰宝集中收藏、展示、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高度重视,回顾
近日,玉溪市文化馆深入小街街道棚租村进行彝族四弦、彝族山歌乐调等非遗文化采风活动。玉溪市文化馆一行在棚租村委会妇联主席、市级传承人邓秀莲的带领下来到棚租村委会大雨来救组70多岁的杨富学家中了解老人家中的生产、生活和平时的文化生活情况,杨学富向采风组科普了彝族乐
5月13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中心小学开展非遗文化进课堂活动,邀请县文化馆教员及非遗传承人到校“送教上门”,传授吹芦笙、画侗画等非遗文化技艺。近年来,三江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抓师资、抓培训、抓活动等办法,将侗歌、侗绣、侗画等“非遗”文化引入课堂,有力丰富侗乡
中新社大同5月13日电题:云冈石窟:从历史深处走向世界中新社记者胡健“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考察时的一席话
新华社重庆5月13日电(记者周文冲)记者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大足石刻宝顶山小佛湾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日前正式启动本体修复。小佛湾摩崖造像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千年自然营力和人为因素等影响下病害缠身。去年6月,小佛湾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