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杆拳又称鞭杆门,是以鞭杆为器械的武术功法、技法体系,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年仅39岁的刘克,是鞭杆拳的最新传承人。刘克说,这次鞭杆拳有幸入选辛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很激动,感觉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争取把这个传统文化传承好。鞭杆拳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传入辛集马家庄村,该村
分享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非遗扬琴传习基地正式在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落地。未来,非遗扬琴传习课将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在同学们亲身感受古艺之美的同时,也让非遗扬琴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深入开展!近日,“非遗扬琴传习基地开课仪式”在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正式举行。黄琪校长对即将
为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节日氛围,并感恩辖区网格员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姑苏区苏锦街道万达社区妇联联合姑苏区人社局开展了一次“遇见非遗渲染三月”活动,在庆节日的同时,也为聚焦社区发展贡献正能量。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先给大家介绍
为庆祝第111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丰富广大女职工的文化生活,3月3日,市妇联和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了“感受非遗文化·巾帼健康行”庆祝三八妇女节主题实践活动,来自市直各单位的妇女代表一起走进高平市,进行健康行文化体验。活动中,大家热情高涨,来到高平七佛山,一边呼吸着山上新鲜的
3月2日,由安阳市举办的国家级非遗安阳县淮调戏迷传习班,在安阳县高庄镇文化站成功举办。国家级非遗淮调代表性传承人、安阳县淮调剧团孙国际与安阳县非遗中心负责人,带领淮调剧团主要演员和乐队,为高庄镇戏曲爱好者深入讲解了淮调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和艺术特色。培训会后,孙国际
一捏、一揉、一搓,屏气凝视,用小刻刀灵巧地点、切、刻、划,片刻之后,一个个精巧的面人就如小精灵般,在河南延津80后青年赵修旭的手上跃然而出。赵修旭出生1984年11月,系河南省延津县魏丘乡赵留店村人,是延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面塑”传承人。面塑,俗称面花、捏面人,是一
将新鲜的蓝靛草捣烂成泥,以土碱、烧酒、石灰等作辅料,经水浸泡出蓝靛汁,即可把纺织好的白色侗布染成月白、月蓝、蓝、浅灰、深灰、青等不同颜色。这是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流传了上千年的蓝靛靛染技艺。清晨,行走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随处可见侗族姑娘染
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共有20名传承人入选。至此,我市共有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4名。此次我市新增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涉及漳州木版年画、剪纸(漳浦剪纸)、歌仔戏、潮剧、何阳拳等多个“非
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焦作市有17项非遗项目榜上有名。截至目前,焦作市省级非遗项目已达80余项。记者注意到,此次焦作市申报的非遗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体育、传统医药等类别。山阳区柳下惠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转化,通州区文联近日特邀全国人大代表宋水仙走进城市副中心进行非遗文化交流。水族马尾绣是有着上千年历史传承的纯手工技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水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传承人、贵州省高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