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栾川首个非遗扶贫工坊“栾川豆腐制作技艺”在陶湾镇张盘村揭牌。栾川豆腐制作技艺”是市级非遗项目,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流传广泛。这次挂牌的非遗扶贫工坊,是县文化馆严格按照国家“非遗扶贫工坊”认证条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通过多方考察,最后认定的非遗项目传习单位。该工坊
分享
9月15日,来凤县在4A级景区仙佛寺和杨梅古寨开展非遗文化展演。“推动非遗文化进景区,旨在宣传来凤非遗文化,让游客亲身体验乡土风情,感受土家文化。”该县文旅局工作人员说。据介绍,当天共发放非遗宣传资料近千份。近年来,该县全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将非遗文化进景区打造为景区旅
为巩固好社会非遗保护传承意识,切实推进非遗文化在校园的普及与传承,进一步将“非遗三进”落到实处,由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延安市曲艺馆承办的“非遗文化进课堂,保护非遗我有责”系列宣讲活动于9月17日正式启动。活动将持续一周,目标是将非遗文化、非遗知识、非遗理念、非遗项目
9月17日,宿豫区2020年“非遗传承进乡村”暨传统曲艺巡演最后一场活动在新庄镇振友社区百姓大舞台精彩上演。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台上苏北琴书和苏北大鼓传承人轮番表演的经典剧目使得观众情绪大振,不时赢来阵阵掌声。活动结束,许多观众仍沉浸在琴韵鼓乐声中,久久不愿离开。
日前,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2020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结果出炉,东莞共有三个申报项目成功入围,成绩喜人。由东莞市文化馆推荐的《东莞非遗进校园品牌化发展模式》与莞城步步高小学推荐的《莞文化寻根之非遗莞草》入选“十
“男性绣师作品有什么不同?”“更有力道!”在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乡北辰社区彝族刺绣工作坊车间,有一名“男绣娘”——海来拉都。他是这里唯一的男性,却拥有出众的刺绣技艺——一件绣品衣服能卖到3000元。“非遗+扶贫”,让从小就喜欢刺绣的海来拉都,找到了施展技艺之地,也找到了
永昌,一方神奇的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智慧的永昌人民积淀了深厚而特色独具的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存,璀璨生辉,光彩夺目。在永昌县文化馆三楼有一个了解永昌非遗和民俗文化的好地方,请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
近日,区文化馆在华兴街道分馆开展了“多彩非遗文化助残”活动。活动中,邀请到四川成都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文艺担任授课老师。老师从实际出发,选取适合残疾人士学习的绳编技艺,亲身示范教学,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创新能力。此次活动,希望残疾人士在活动中爱上非遗文化
为了让文化“活”起来,给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赞皇县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结合地域特色,大力开发文旅项目,以文化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赞皇培育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公布66项,申报成功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金丝枣酒、蕊源蜂蜜等等,每一项文化遗产都是赞皇文化
2020年9月14日至16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尉氏县新尉工业园区枣朱小学、尉氏县邢庄乡水黄村小学、尉氏县邢庄乡屈楼小学、尉氏县鹏达学校承办,河南路之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20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