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旬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流动文化车开进关口镇中心学校,以宣传展板的形式,向师生展示介绍旬阳县获得国、省、市、县审核命名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活动中,工作人员对旬阳民歌、木版画、拐枣酒、双麻饼、神河懒龙的十几种“非遗”保护项目进行了细致讲解,在普及
分享
9月11日,神池县文旅局组织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踢鼓子秧歌”表演队在忻州市秀容古城举办的第二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精彩亮相。神池“踢鼓子秧歌”在“非遗项目秀容古城推介会”上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也让更多的游客了解了神池非遗、认识了神池非遗、喜
德昌傈僳族文化独具魅力,原生态蹢脚舞,火草织布技艺、民间文学等,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让火草织布非遗项目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8月31日,第一期“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传承人群技能培训”班在螺髻阳光度假酒店开班。傈僳族火草织布制作技
9月15日,市政协副主席杨天标一行来凤台,围绕“加强非遗文化“花鼓灯”传承与发展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县政协主席马士平,县政协副主席闪电厂,县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周巍等参加调研。调研中,杨天标一行首先观看了县花鼓灯艺校表演的《凤登台》、《鼓乡俏妇》等节目,进一步了解了我县
日前,记者从市文旅广电局了解到,我市17人被授予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家项目单位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开原赵家唢呐”“铁岭蔡牛腰鼓”“铁岭陈氏中医瞬针”“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昌图黑猪肉炖菜制作技艺”入选我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我市技能培训志愿服务队于9月14日至20日在市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三楼西展厅举办普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宁英歌)图片展。英歌是粤东潮汕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舞蹈,在普宁流传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
9月15日,市政协副主席杨天标赴凤台调研非遗文化“花鼓灯”传承与发展。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杨天标一行观看了凤台县花鼓灯艺校表演的《凤登台》、《鼓乡俏妇》等节目,听取了“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发展情况”介绍,进行了座谈和交流讨论。杨天标指出,要继续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为促进江门、东莞两地非遗工作的合作发展,9月12日,由东莞市文化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的“2020年东莞非遗墟市江门专场”在东莞市文化馆举行。江门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东艺宫灯制作技艺、金声狮鼓制作技艺、玉石花盆景传统制作、川岛虾酱制作技艺、恩平烧饼
9月10日至11日,运城市文旅局组织13家非遗项目参加运城市“爱心促消费·消费助扶贫运城市扶贫产品金秋消费月活动”。该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消费扶贫的重要指示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促进脱贫攻坚名优农产品“五进九销”,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活动当天,福同惠南式
日前,灵丘县2020年县级“非遗”项目、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结果出炉,项目名录涉及传统技艺、名俗、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四个门类。据介绍,从5月起,灵丘县文旅局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过三个月的挖掘、收集整理,9月7日,县级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