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进校园共迎端午佳节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为促进非遗知识普及、加强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
分享
拴五色丝线结文化情缘采访对象李家钰(河北张家口绳结匠人)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白、青、黑、红、黄代表着金、木、水、火、土,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寄托祛病强身、祈福纳吉的愿望。五色丝线编织方法也叫绳结艺术,它以
背着香包闯市场,双手绣出好生活采访对象刘兰芳(甘肃庆阳香包绣制非遗传承人)“五月五,正端阳。艾草生,菖蒲长。未食端午粽,岂把棉衣藏。五丝系香囊,福寿且安康。”古人重视端午节,为了趋吉避凶,形成了颇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佩香囊”等习俗。香,一直是端午节的重头戏:沐浴兰汤
龙舟不只是竞技,更展示文化采访对象张伟潮(广东广州黄埔区龙舟龙头龙尾技艺制作非遗传承人)在广州,龙船竞渡传统已有千年历史。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了保护和传承的主角,让独特的龙舟文化不断延绵传承下去,“80后”张伟潮就是其中的一员。在黄埔区下沙村,“80后”张伟潮是一名龙舟
6月5日,钦州市第六届千年坭兴陶古龙窑点火仪式在钦江古龙窑举行。现场开展了迎火回窑、拜祭陶祖、拜师仪式、点火烧窑、添柴加薪等活动,演绎文化遗产魅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让市民感受坭兴陶的魅力。活动中,锣鼓喧天,祥龙舞动。取火队伍从东场镇母鸡坑古窑遗址取回火种,通过水路经大
月6日至6月13日,在长沙音乐厅将上演各种非遗音乐,在长沙滨江文化园文化广场举行非遗购物节……6月6日,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宣传系列活动在长沙滨江文化园开幕,非遗音乐周、非遗购物节等活动,也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掀起一场“星非遗”狂欢。近年来,长
在第十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6月3日,市文化馆与出岸镇庞家营村大鼓队走进王家坞小学,联合组织开展“任丘大鼓”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切实体验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魅力。活动中,出岸镇庞家营村大鼓队为学生们表演了任丘大鼓的经典套路,手把手地教给学生们敲
近日,由咸阳市群众艺术馆主办、咸阳市各县市区文化馆协办的“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2021非遗绝活表演进校园活动,在咸阳华星小学举办,咸阳市10个县区代表队进行了非遗绝活节目表演。我市文化馆组织了近30人的非遗“红拳”表演,参加了此次活动。展演中,无论是刀枪剑棍,还是马步、虎
在“六一儿童节”和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仁兴镇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开展了系列“非遗”宣传展示、“非遗”进校园和传承人培训活动,备受欢迎和关注。禄
2021年6月3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打造具有特色的非遗品牌活动,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工作优秀成果,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由山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山阳县教育体育局和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