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兴宁市文化馆根据本地非遗资源的特点,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一系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非遗宣传展示体验。2021年5月8日,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为主题的“2
分享
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文化,祁阳市非遗进校园---“祁阳小调”师资培训班第二期如期开班了。本期培训内容为12首“祁阳小调”经典曲目的唱腔和身段表演,从而让“非遗进校园”迈向一个理论与实际深入融合的新阶段,让非遗保护工作越来越
5月10日,运动系白鹤拳专项的三名学生受邀参加福州市屏山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表演活动,受到师生们一致好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白鹤拳作为中国武术的拳种之一,是较具代表性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遵照《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非遗进校园工作方案精神,5月8日下午,2021年“永远跟党走——非遗进校园”活动在第二小学拉开帷幕。此轮非遗进校园活动分项目展演
两条游动的金鱼活灵活现,由红到白的渐变色,飘逸灵动的尾鳍;一只坐着的小猫呆荫可爱,毛绒绒的外形,微微歪着脑袋……这是两幅由我区非遗传承人、黄湖镇虎山村村民姚秀林创作的苏绣作品。她几十年如一日,手不停针,创作出一件件让人惊艳的苏绣作品,曾荣获第三届余杭艺术节民间造型艺术展
中新网重庆5月9日电题:国家级非遗木洞山歌:“土味”传承出“新意”中新网记者钟旖刚做完一场面向海外的木洞山歌直播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最年轻的传承人秦萩玥又投身到木洞山歌音乐剧的排练中。再过半个月,这一台颠覆传统表演形式的山歌剧目将在重庆迎来公演。
为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在青少年学习教育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遵照《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非遗进校园工作方案精神,5月8日下午,由滁州市文化馆主办的2021年“永远跟党走——非遗进校园”首场活动在第二小学大
为让游客度过一个欢乐充实的五一假期,促进文旅融合,五一假期期间,由费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费县文化馆、费县柳琴剧团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演出及非遗进景区活动走进费县奇石城。活动以费县文化底蕴为载体,开展特色文艺演出,展出费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能够近距
4月30日-5月5日,“欢乐五一,皖美采石”非遗展演展示展销活动在采石古镇举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相关非遗传承人、文化志愿者和文艺工作者在采石古镇举行为期五天的非遗展演展示展销进景区活动。精彩纷呈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市非遗保护成果,
2021年5月1日——5月4日每天下午三点,为庆祝五一佳节,提升游客体验,柳宗元纪念馆诚邀零陵渔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天宝不断创新,沿袭传统戏曲形式,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件大事,开创了具有特别时代意义的新形式渔鼓,为游客们送去了一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