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为进一步普及非遗保护法律知识,深化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知,使枯燥的法律知识变成既活泼又好玩的体验游戏,5月28-31日,青浦区文化馆《非遗法》有声趣读活动通过“青浦文化馆”和“绿色
分享
封丘县市级非遗项目《烙画》成功申报世界吉尼斯最长丝绢烙画记录2021年4月30日,封丘县文化馆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封丘县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陈浩云历时五年所创作的丝绢卷烙画《百虎图》进行测量认证。经过测量《百虎图》的全长32.890米,宽度为0.781米,总面积达25.687平方米。目前,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六一节来临之际,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保护共识,2021年5月29日上午,县文化馆、县博物馆组织开展了“童心看非遗”主题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对我县非遗有更深的认知,激发他们了解非遗项目的热情,拓宽他们的视野,传承非遗保护意识。孩子参观了非遗展
近年来,青阳县高度重视、加强规划、细化措施,着力保护青阳腔、传承青阳腔、发展青阳腔,推动这一古老声腔艺术不断焕发新气象。该县坚持将建设青阳腔传习展演基地,纳入文化场馆总体布局进行通盘规划,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建成了青阳腔博物馆,并专门开辟出集编排、演练、展出于一体的青
蚌埠玉器加工技艺还原传统的雕刻工艺手法蚌埠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蚌埠玉文化也同样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无论是“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还是“和氏璧”产自荆山的传说,无不印证这一点。二零零七年十二月,“蚌埠玉器加工技艺”被蚌埠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
蚌埠非遗董湖粉丝原生态绿色食品董湖百姓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粉丝是天然的绿色食品,纯手工制作,入口爽滑细腻、筋道,是烫汤、时令小吃的好原料,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二零一四年三月,“董湖粉丝”被蚌埠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清朝嘉庆20年(1816年)董家湖农民
非遗生炸圆子“淮上菜”的经典代表1983年,全国各地名厨赴京参加比赛,安徽省进京的“淮上菜”厨师,做出了具有鲜明沿淮地方特色的怀远名肴——“生炸圆子”,被一致誉为“淮上菜”的经典代表。二零一零年七月,“生炸圆子”被蚌埠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5月27日—28日,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代表性传承人等100余人汇聚恩施土家女儿城,参加"2021年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由恩施州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恩施州文化馆主办。湖北省群艺馆副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慧,恩施州文化和旅
赞皇张氏木雕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技艺,2020年入选石家庄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赞皇张氏木雕的第五代传承人张曼瑜是一位“90后”女孩,她在继承传统手工雕法的基础上,从刀法运用、构图经营、形象刻画到推漆工艺,都进行了充实和创新,使传统木雕线条更流畅,内容更
“学党史、感党恩、惠民生”,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近日,由鹿泉区文广体和旅游局、鹿泉区文联主办,鹿泉区文化馆承办,西部长青景区协办的“鹿泉区2021非遗进景区文艺演出”活动,走进西部长青德明古镇。在德明古镇大元戏楼广场,旱码头文艺队表演的《欢